当前位置 >> 【文青学堂】面对批评与说事
【文青学堂】面对批评与说事
来源:陈志坤 时间:2015-03-29 12:44:23 点击:7276

640.webp.jpg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


当时,郑国的国都有个俱乐部(古时的乡校),很多人总跑到那里去议论当政者的行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不如把乡校毁了吧,省得这些人天天在这里唧唧歪歪的,咋样?”



子产说:“干吗要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回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时政。好的,我们就推行;不好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把事情做好可以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没听说过大施淫威可以防止怨恨的。要制止这些言论容易。但是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决堤造成的损害,损失必然惨重,我们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弄个小口,弄个泄洪通道,我们也可以听取这些议论作为治理国家弊病的特效药。”



然明说:“我今儿才知道您确实是能成大事的。小人确实没什么才能。您的这些改革方略如果真能成功,恐怕整个郑国都可以受益,岂止有利于我们这两三个当官的啊。”



孔子听说这件事,感慨道:人家说子产不仁,这事不可信。





分享:


此事发生在子产推行改革后不久。子产对改革的决心很大,他认为郑国作为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处境非常尴尬,很容易就被卷入战乱之中。但是郑国的当政者一向偷安苟且,不经历大的改革,不足以应付危局。



但新政却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民间反对的声音极大。坊间流行一首民谣“拿我的衣帽和田租去武装军队,谁要找子产拼命,我就跟他一块去。”这是要干什么?是煽动组织暗杀或者兵变,可见当时郑国人对子产的反对之强烈。



但是在这样的反对浪潮中,子产仍能做到“不毁乡校”,他智慧之高远,胸怀之广博可见一斑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个人修炼和组织管理的经验。


一、个人修炼:面对批评


1、以平和之心对待批评:只要是人,大多生来有个特点——喜欢听恭维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一旦听到恭维的话,大多数人心里会听美,尤其是当这个恭维话说的不着痕迹,让人信以为真,那足以让人美上十天半个月的。但要是听到批评的话,马上一脸不悦,甚至反唇相讥、大打出手。于是,当人们手上有了权力,就会用自己的权力去封别人的嘴。但是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是封不住的。你不让他在这说,他换个地方继续说。你不让他公开说,他给你私下说。你越是不让他说,他的泄愤欲望越强烈,他逮着张三跟张三说,逮不着李四他跟王五说,总之一定要极尽“以讹传讹”之能事,非把“他脸上有颗痣”,传成“他脸上长个瘤”。



就个人行为而言,大部分对我们的批评,都是对我们有益的。不论善意、恶意,都是给我们提个醒,只不过这种提醒可能时机不对、方式不对甚至角度也不对。但因为怕人误解或是怕被人看扁,所以当人们听到批评的时候,心中的怒火很容易被点着。人们心想:“就你觉得自己厉害,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我气死你。”更可怕的,可能会迅速调转枪头,打个反击战——你不是批评我吗?你拆我的西洋镜,我就挫你的软肋骨。而互相指责的结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汉武帝时,窦婴和田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面子问题”引发争斗闹到刘彻那里。一个三朝元老一个时任宰相互相揭短,结果搞到最后,一个死了,一个疯了。



批评是个中性词,批注和评论的意思。但批评往往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反应,往往来自于人们怀疑别人的用意。其实,大可不必猜测别人的用意,“有责改之,无则加勉”就可以了,甚至都无需多做解释。而且因为我们的一个点头,一个称是,谣言就被止住了,最多也就是“脸上长颗痣”,无伤大雅。如果说面对批评,你以三寸不烂之舌说的人“口服心不服”,可以称之为聪明过人,那么谣言止于你处,这便可以称为智慧超群。以此看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便变得容易多了。而在听批评的过程中,有见识的人都看出你的气度了。至于没见识的人,对你的看法,有时候并不重要,因为基本影响不了你的前途。



2、以客观之心听取批评:


唐太宗认为:以人为鉴(镜子),可以知得失。


批评就是人们给我们的一面镜子,是外界对我们的反馈。每个人对我们的反馈都是一面镜子,镜子有凸有凹、有大有小、有质量高的有质量差的,如果不加甄别、融合,不假思索、不加辨别地拼凑这些镜子,我们会发现镜子里呈现的自己的影响必将是破裂的、扭曲的,让我们迷失自我了



所以我们要认真面对每一次批评和反馈,保持一颗清醒、客观的心去认真分析。以求了解批评者的立场、初衷、原因和期望达到的效果,针对事件本身和自己的特点选择性听取并制定改进办法,这样才能做到子产所说的“好的,我们就用;不好的就不用”,让批评变成服务于我们个人成长的“特效药”



3、以行动之心实践批评:


《论语·学而》记载,曾子说过:“我每天反省三件事,替人谋事能不能做到尽心竭力?跟人交往能不能诚心诚意?面对所学能不能反复练习?”朱熹《集注》中批评道:“曾子每天对照着三条进行反思,有错就改,无错就更加努力完善。”



以此看来,行动是反思的延续,没有行动的反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传出去只是徒增笑料而已。



面对批评和面对也是一样。有的人听的时候,拼命点头,甚至大说一些违心的话,表示对批评者的谄媚,回头还是老样子。这只能让批评者更加怒火中烧,本来“谣言”传到“他脸上长瘤”就打住了。但因为你的屡教不改,“谣言”就会变成“他脸上长瘤,一定是他平时不积阴德,遭报应了。这个人简直无可救药(孺子不可教也)。”所以,要使批评最终有利于个人成长,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最根本的。



二、组织管理:创造“说事”的环境


只要组织在发展,就必须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乃至较大范围的变革。只要有调整和变革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以现代信息传播渠道之发达,要想封住芸芸众口是不可能的。那么,面对不同声音组织者如何创造一种开放而可控的“说事”环境呢?



1、管理者突破个人心理界限,广开民智:


“封口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可能是“愚民政策”的思维在作祟。组织中甚至常有另外一种更彻底的“封口现象”——聘用听话的员工。这是管理者安全感缺乏的表现,因为气度有限使其害怕成长起来的下属有可能对自己的现有权力造成影响。他们从一开始就假设:我无法驾驭成长起来的员工。


对于这样的管理者,首要做的就是突破个人的心理界限,否则很可能苦心经营一辈子也就是守那一亩三分地的命了。要知道“博采众长的大智慧才能使组织得到大的发展。刚愎自用的愚蠢必将误己误人。”(《格言联璧·从政类》)



所以,管理者必须打破个人心理界限,广开民智,否则未来你不是被内部人取代,而是外部人把你和你的组织一起消灭,到时候依然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地。



2、管理者习伏虎之术应对权力焦虑


权力焦虑的存在并非全无道理,因为中国发展史中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篡位。这也是愚民政策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但我们要知道,愚民好管,但愚民无用。要用就用大智大勇,但与此同时管理者要武装自己,学习伏虎之术,使能人异士通通甘拜下风,愿意追随鞍前马后。这点后面的章节会讲到,这里不展开。



3、管理者要给“说事”定好基调:


舆论自由很重要,但是舆论不能缺乏引导,否则很可能出现历史上的“文字狱”、“肃反扩大化”等现象,这是很可怕的。所以,一方面管理者创造“说事”的环境,一方面要给“说事”定好基调:



①、公事公开说,不用秘密报告


宋真宗发现李沆从来不打小报告(密奏),就问他:“别人都打小报告,唯独你从来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李沆答道:“身为宰相,随时有可能获罪于人。所以,但凡公事都可以敞开来呈报和讨论?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喜欢打小报告。他们所说不是诬陷,就是讨好。我不齿这种行为,又怎会效仿?”



李沆为人正直,这段对话也发人深省,所以才会被史家传诵。告密者目的往往是不可见人的,其动机无非两种陷害他人,以泄私愤;抑人扬己,讨巧卖乖。这种风气一起,对于组织来讲无非增加一些冤假错案,别无其他好处。所以应当彻底杜绝。



但有两种秘密报告方式是允许适当存在的:保密和举报。其和告密的最大区别是动机的不同:告密是怀有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的行为,而保密和举报都是以组织制定的规则为框架下的以保护组织利益为动机的行为。



②、就事论事,珍惜意见


告密自然为人所不齿,但有一种介于打小报告和公开对质之间的行为——小道消息却更值得管理者注意。



那么,为什么小报告、小道消息会大行其道?答案是:组织中缺乏安全、有效果的“公事公开说”的环境。



我们试想,当您想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心中有诸多顾虑:万一我说的话得罪人了怎么办?万一我说的不到位遭人笑话怎么办?说了也没人会理会,说了也白说



那么久而久之,大家就都不说了。孔子曾经曰过:“君子内心和谐却不停止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小人不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却只是表面和气。君子团结众人,小人勾结朋党。”说的就是这个现象,一个组织和不和谐不是以有没有争论来判断



针对这种顾虑管理者要给“说事”定好基调:

①、大家就事论事,不进行对人的人品、水平等的评价;

②、说话要讲客观事实,不要捕风捉影,你可以没有过人的见解,但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捏造、歪曲事实;

③、珍惜“说事”者的建议和意见,不论是否能就问题进行处理都给出及时的反馈。



参考文献: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春秋鲁·左丘明著《左传》,《论语》,南宋·朱熹注《论语集注》,元·脱脱、阿鲁图编修《宋史·李沆传》,民国·张荫麟著《中国通史》,现代·易中天著《武则天的告密制度》


本文转自“躬行一善”

在线评论:
  • 评论内容:
  • 验 证 码:
  • 请输入验证码:uFzqr
  •   
漫住客栈
漫品美食